[…]" />
本网讯 近日,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沈立荣教授团队与西湖大学唐俊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杜孟浩副研究员等在《FOOD & FUNCTION》(《食品与功能》IF:5.396)合作发表了研究论文《Effects of n-6 PUFA-rich soybean oil, MUFA-rich olive oil and camellia seed oil on weight and cardiometabolic profiles among Chinese women: a 3-month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feeding trial》(富含n-6 PUFA的大豆油、富含MUFA的橄榄油和山茶籽油对中国女性体重和心脏代谢的影响:一个为期3个月的双盲随机对照喂养试验)。文章展现的试验结果显示:与大豆油相比,山茶油与橄榄油都对心脑血管风险有降低作用。
该项研究选择90名中老年心血管高风险女性作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持续3个月的双盲随机对照喂养试验,探究了传统中国饮食习惯及烹饪方式下,采用脂肪酸构成不同的三种食用油,即橄榄油、山茶油及大豆油作为烹饪油对心血管风险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大豆油组相比,橄榄油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显著差异略微增加(P=0.03),山茶油组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有显著的下降趋势(P=0.02)。
据沈立荣介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都是与心血管健康状况相关的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作用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则常见于心肌健康状态不佳的病人。该项研究的试验数据的变化,显示了山茶油和橄榄油均对心血管风险有降低作用。
这三种不同植物油之所以会对心血管风险造成影响,与其自身的脂肪酸构成有关。沈立荣介绍,大豆油富含属于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亚油酸,国际上大量研究显示,n-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大与会诱发炎症,与心血管病高发相关。而橄榄油和山茶籽油则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橄榄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油酸含量达70%以上。长期以来,国外营养学家开展了大量以橄榄油作为食用油对慢病人群影响的研究,大量结果显示,橄榄油膳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因此,几十年来,橄榄油一直是地中海膳食模式中推荐的最佳食用油。
“山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油酸含量高达80%—83%,脂肪酸构成与国际营养学界公认的最健康的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模式中推荐的食用橄榄油相似,因此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沈立荣说道,但是,国际上从未有对山茶油的人群干预研究,国内也从未有过橄榄油的人群干预研究,更没有两种食用油比较的人群干预研究。之前的相关研究只有动物试验方面的报道,因此,山茶油是否具有与橄榄油类似的健康功能缺乏人群研究证据。
从填补这块空白的立意出发,研究团队设计并进行了此项试验。据了解,该研究不仅是首次基于传统中国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展开的喂养试验、首次在传统中国饮食模式中验证橄榄油的健康效果,更探究并比较了“东方橄榄油”—山茶油和橄榄油在传统中国饮食中产生的健康效果的异同,对中国饮食习惯、食用油产业发展都富有意义与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然而,目前我国年产茶油为26.65万吨,年人均占有量仅0.2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橄榄油20公斤的水平,食用油消费结构极不合理。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食用油安全和能源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油茶、油橄榄等木本油料的政策。如2014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4〕68号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浙江省发布的《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从油脂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这项研究为促进国产山茶油、橄榄油作为居民健康膳食用油,促进生产消费,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营养学证据。”相关专业人士评价到。
(江箫)
责任编辑:肖之涵 审核:彭宗璐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